登录注册 退出
  •  
1 2 3 4 5
  • 首页

  • 资讯中心

    • 总会资讯
    • 县域动态
    • 行内动态
    • 慈善视频
    • 法律法规
    • 电子杂志
  • 慈善项目

  • 慈善基金

  • 信息披露

    • 收支明细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年度财务报告
    • 年度审计报告
    • 年度收支报告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机构介绍
    • 会员单位
    • 机构章程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机构资质
    • 捐赠方式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阳光慈善

→ 资讯中心

  • 总会资讯
  • 县域动态
  • 行内动态
  • 慈善视频
  • 法律法规
  • 电子杂志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  • 助学圆梦

    已筹款:¥16262.00
  • 甘肃地震应急救援

    已筹款:¥451970.31

常熟市:一辆大巴车承载民生温度 “善美常熟——沪虞健康专线”运行一年记

2025-08-22 15:12

凌晨4时50分,常熟方塔公园东门的路灯下已经站着几位身影。他们手中提着病历袋,眼神里带着些许疲惫,却难掩一丝期待。5时05分,一辆印着“善美常熟——沪虞健康专线”的17座中巴车缓缓驶来,车门打开的瞬间,司机熟练地问候:“去上海看病是吧?慢点上车。”

这辆穿梭于常熟与上海之间的大巴车,自2024年2月26日开通至2025年7月,已稳稳承载了超过1万人次的就医希望。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宏大叙事下,这条连接两座城市的健康专线,以其精准的服务设计和温暖的人文关怀,成为观察民生服务创新的绝佳样本。

清晨的约定:一场跨越两城的生命接力

4a8a83c04ae4c3cf542d4f7940aa290.jpg

“1万”这个数字对于常熟人而言,不仅是个统计数据,更是由一个个具体故事组成的生活图景。

7月18日的这场雨,让上海的清晨多了几分凉意。但对于乘坐沪虞健康专线的9位乘客而言,这份凉意被车厢里的温暖抵消。“师傅,麻烦到中山医院门口停一下,我父亲还在住院等着拿检查报告。”俞先生一边帮爱人整理座位,一边跟司机叮嘱。这是他第21次乘坐这条专线,从父亲被确诊需要长期在沪治疗开始,这辆大巴就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
“自己开车?想都不敢想。”俞先生算起了经济账,“过路费、油钱,最头疼的是停车。中山医院周边停车位要等不说,一天下来光停车费就得100多。”他掏出手机展示预约记录,“现在好了,小程序上点一点,去时的车票88元,直接送到医院门口,回来的车票只要68元,比自己开车省一半还多。”

车厢后排,70岁的倪先生正小心翼翼地把病历本放进慈善总会赠送的爱心布袋里。这个印着“善美常熟”字样的布袋里,还整齐地放着口罩、饮用水和无纺布巾——这些由常熟市慈善总会准备的贴心物品,成了每位乘客的标配。“我眼神不好,昨天打电话给工作人员,小姑娘很耐心地帮我约了票。”倪先生的话语里满是感激,“坐高铁?下了高铁还要转地铁,我这腿脚根本跟不上。”

5时20分,车辆途经常熟北站公交站台,又上来两位乘客。司机老韩熟练地调整了车内空调温度,“老年人多,温度不能太低,26度正好。”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车队检查车辆,“这些乘客都是去看病的,我们开得稳一点,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。”

7时15分,车辆准时驶入上海市区。雨势渐大,司机特意放慢车速,在每个医院大门口将车辆停下。“肿瘤医院到了,张阿姨慢点下车,看完病记得按约定时间在门口等我。”老韩的声音透过雨幕,清晰地传到每位乘客耳中。这种“点对点”的接送服务,在雨天更显珍贵。

从需求到供给:一次民生服务的精准破题

QQ截图20250822134149.png

在常熟汽运集团的调度中心,醒目的展板上展示着两条专线的运营情况:一号线覆盖中山医院、肿瘤医院、瑞金医院等9家医院,二号线直达上海肺科医院、长海医院、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等8家医院,日均发车3-5班次,高峰期会增加至7班次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前期市场调研积累的厚厚一沓需求问卷。

“我们发现一个规律,去上海看病的市民集中在清晨出发,而且不同病症有明显的医院选择倾向。”常熟汽运集团总经理回忆道,“肿瘤患者多去肿瘤医院,肝胆方面的患者多选择东方肝胆医院,这种分散又集中的需求,决定了我们不能搞‘一锅烩’的线路设计。”

这种精准研判催生出了灵活的运营模式:以17座中巴为主力,辅以5-9座小型车和19-35座中型客车。“像今天去长征医院的三位乘客,我们就安排了小车专送,不用绕路,比大班车能早到20分钟。”调度员解释,“既保证效率,又避免资源浪费。”

2024年8月2日,常熟市慈善总会与常熟汽运集团的签约仪式,让这条专线有了更坚实的支撑。

未来的延伸:从一条线路到一种模式

19598a667d377870f88d7e49606735c.jpg

在“i常熟”的留言区里,关于健康专线的讨论总能引发共鸣。“坐过一次,直达还是很方便的啊,月底还要去票已定好”“这个真是为民办实事”“方便了很多患者,真正办了件好事,功德无量”——朴素的留言背后,是民众对公共服务最真实的评价。

常熟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认为,沪虞健康专线的成功,在于它抓住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“民生痛点”。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下,跨城就医成为常态。但交通衔接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往往是群众最头疼的问题。这条专线的价值,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交通方式,更在于构建了一种城市间的健康契约,让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得到实质性提升。

据悉,沪虞健康专线未来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,计划逐步试点开通梅李、支塘等地区的健康专线,有效解决东乡片区市民凌晨赶往市区换乘交通的不便。

在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中,沪虞健康专线像一个精准的“毛细血管”,连接起城市间的民生需求。当这辆大巴车每天穿梭在沪宁高速上时,它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个就医家庭的希望,更是一座城市用细节书写的民生承诺。

午后的常熟北站,最后一班返程车缓缓进站。司机老韩仔细检查着车厢,将几位乘客遗落的口罩、纸巾收拾好。明天凌晨,他还要准时出现在方塔公园东门,继续这场跨越两城的生命接力。而那“1万+”的数字,仍在悄然增长,记录着民生服务最本真的模样。

(来源:常熟市慈善总会)


江苏苏州市慈善基金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512-65243339

备案号: 苏ICP备18041553号-1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